铿锵有力 基本解释
[kēng qiāng yǒu lì]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铿锵有力 详细解释
[kēng qiāng yǒu lì]
【解释】: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自】: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示例】:托卡力夫的声音~,完全不是平时那种沙哑的低音。 ◎《筑路》
铿锵有力 例句
(1) 在誓师大会上,王老师的发言铿锵有力,每一句话都说到同学们的心坎上。
(2) 老奶奶问我叫什么,我自豪的并且铿锵有力的答到:雷锋!
(3) 这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代表着一个又一个真诚的赤子之心。
(4) 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5) 我看到了普京的眼泪他并没哽咽声音依然铿锵有力。
(6) 老校长的话铿锵有力,很有教育意义。
(7) 校长的讲话,简明扼要,铿锵有力,效果特别显著。
(8) 这首诗读起来音韵铿锵有力。
(9) 最后两个铿锵有力的字音量达到最高峰!然后,同志们,你们该鼓掌了。
(10) 北岛的诗,总是那么铿锵有力。
(11) 他的报告铿锵有力,振奋人心。
(12) 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妆饰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能够简单得铿锵有力。
(13) 他说得铿锵有力,一股凛然正气油然而生。
(14) 随着他铿锵有力的发言结束,三女都陷入了震憾当中。
(15) 叶炎铿锵有力的说道,看起来都不像是个十六少年的气派。
(16) 马车外面,李斯声音势如洪钟,铿锵有力。
(17) 一声铿锵有力的大喝,梅恩以极其不可能的速度,率先冲了上来。
(18) 薛权说的铿锵有力,声音好似金铁交加。
(19) 的声音铿锵有力,语气斩钉截铁。
(20) 少年突然发话了,语气铿锵有力,字字千钧。
铿锵有力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掷地有声 [zhì dì yǒu shēng]
金石:钟磬之类的乐器,声音清脆优美。比喻文章文辞优美,语言铿锵有力。
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抑扬顿挫 [yì yáng dùn cuò]
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字正腔圆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气壮山河 [qì zhuàng shān hé]
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义正辞严 [yì zhèng cí yán]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
反义词
有气无力 [yǒu qì wú lì]
形容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形容体弱无力。
软弱无力 [ruǎn ruò wú lì]
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
有声无气 [yǒu shēng wú qì]
①形容人气息奄奄。②形容说话无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