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狂澜 基本解释
[lì wǎn kuáng lán]
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力挽狂澜 详细解释
[lì wǎn kuáng lán]
【解释】: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示例】:乾坤苍莽正风尘,~仗要人。 ◎清·丘逢甲《岭云每日楼诗钞·村居书感次崧甫韵二首》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力挽狂澜 例句
(1) 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扭转了局势。
(2) 关键时刻,他力挽狂澜,挽救了企业。
(3) 逆境中,力挽狂澜使强者更强,随波逐流使弱者更弱。
(4) 在比赛的危急时刻,小兵力挽狂澜,取得了最终胜利。
(5) 而唯有俄罗斯人民和军队的英雄气概方能力挽狂澜,获取胜利。
(6) 我们不打算力挽狂澜,也无力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在人间的温情中重拾神奇的信念。
(7) 当你遭遇挫折时,你将有能力昂首挺胸力挽狂澜。
(8) 他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了什么,却又不知道如何力挽狂澜。
(9) 你为自己一手创造的\缺憾\而郁闷,试着更加努力力挽狂澜。
(10) 社会道德沦丧,我们身为知识分子,要力挽狂澜,不能随波逐流。
(11) 在这危急关头,是他力挽狂澜,挽救了局势。
(12) 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
(13) 名不见经传的24岁的刘天佑力挽狂澜,成了夺取金牌的英雄,打出了最高分598环。
(14) 这这样的关头,你能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拯救整支队呢?
(15) 文化大革命时,周恩来总理力挽狂澜。
(16) 该如何改变颓势呢?至今,我们尚无法看到力挽狂澜的动作与有效的策略。
(17) 炎黄子孙中的优秀分子,每当国家处于危难时,总是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力挽狂澜。
(18) 他十分大义凛然,而她却十分力挽狂澜。
(19) 力挽狂澜的时刻会随之而来,剩下的三个则理应被分解。
(20) 在首场比赛中,韩国队力挽狂澜,已2比1战胜多哥。
(21) 王女士独排众议,力挽狂澜,做了最终决定。
力挽狂澜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力所能及 [lì suǒ néng jí]
力:体力,能力;及:达到。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临危受命 [lín wēi shòu mìng]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扭转乾坤 [niǔ zhuǎn qián kūn]
乾坤:天地。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
砥柱中流 [dǐ zhù zhōng liú]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持危扶颠 [chí wēi fú diān]
扶持危困的局面。
反义词
力不从心 [lì bù cóng xīn]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力不能支 [lì bù néng zhī]
力量不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