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激昂 基本解释
[kāng kǎi jī áng]
慷慨: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慷慨激昂 详细解释
[kāng kǎi jī áng]
【解释】:慷慨: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自】: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示例】:在东京聚首时,一谈到国事上来,总要谈得~,而且有点口角流沫。 ◎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慷慨激昂 例句
(1) 《黄河颂》这首歌,慷慨激昂,雄壮有力。
(2) 革命烈士慷慨激昂就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3) 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保持慷慨激昂的激情我们才能取的好成绩。
(4) 叔叔看见自己亲手培训的学生学际严谨,成绩突出,慷慨激昂。
(5) 在教师节演讲会上,陈明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6) 他以慷慨激昂的态度和言词,使许多人倾心佩服。
(7) 他站在演讲台上说得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只求大家能抛弃成见,共赴国难。
(8) 能够写出如此慷慨激昂的诗文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
(9) 他慷慨激昂的演讲令人为之一震。
(10) 他的一席慷慨激昂的言词,打动了与会者。
(11) 我承认,他不时地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口才。
(12) 他的一辈子都在为他自己定义的慷慨激昂奋斗小日子而努力。
(13) 她讲的慷慨激昂,一个年轻小姐会用这种口气说话,确实出人意外。
(14) 他一番慷慨激昂的措辞引起了台下众人惊恐万状的摸样。
(15) 听了他在会上慷慨激昂的发言,大家都很振奋。
(16) 郑成功慷慨激昂的讲话引起了敌人惊恐万状的样子。
(17) 报告会上,他的言辞慷慨激昂。
(18) 无休止的慷慨激昂,无休止的戏谑挖苦。
(19) 在痛陈禁毒以维护社会安宁的演讲中,这位代表讲得有理有据,慷慨激昂,博得全场掌声。
(20) 他慷慨激昂的演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21) 主张上述监管措施的倡导者同样慷慨激昂。
慷慨激昂 近反义词
近义词
热血沸腾 [rè xuè fèi téng]
比喻激情高涨。
意气风发 [yì qì fēng fā]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像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扬眉吐气 [yáng méi tǔ qì]
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豪情壮志 [háo qíng zhuàng zhì]
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慷慨陈词 [kāng kǎi chén cí]
慷慨:情绪激动,充满正气;陈:陈述;词:言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慷慨激烈 [kāng kǎi jī liè]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同“慷慨激昂”。
慷慨淋漓 [kāng kǎi lín lí]
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反义词
萎靡不振 [wěi mǐ bù zhèn]
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无精打采 [wú jīng dǎ cǎi]
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昏昏欲睡 [hūn hūn yù shuì]
昏昏沉沉,只想睡觉。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
委靡不振 [wěi mǐ bù zhèn]
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