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庭抗礼 基本解释
[fēn tíng kàng lǐ]
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分庭抗礼 详细解释
[fēn tíng kàng lǐ]
【解释】: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示例】:知县此番便和他~,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双方
分庭抗礼 例句
(1) 在杂文方面,没有人可以与鲁迅分庭抗礼。
(2) 唐代虽有不少着名诗人,但恐怕只有杜甫能和李白分庭抗礼吧!
(3) 他自立门户,与老师分庭抗礼。
(4) 在补教界里,这两家老字号长久以来一直都是分庭抗礼,学生人数不相上下。
(5) 他学了几年的二胡,近来进步神速,已经能和师傅分庭抗礼了。
(6) 他敢和我分庭抗礼,真是胆大妄为。
(7) 实际上,妖精聪明极了,完全有能力与巫师分庭抗礼。
(8) 战国时代各国君主求才若渴,一遇贤才,必是分庭抗礼,倍加礼遇。
(9) 经过一年多的严格训练,我终於能够与上届冠军分庭抗礼,一较长短。
(10) 公主乃金枝玉叶,妾岂敢与公主分庭抗礼。
(11) 一个是短跑金牌,一个是长跑健将,如今在这场比赛中分庭抗礼,不知谁会胜出?
(12) 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大陆会议一直在尽力与英国分庭抗礼,这实际上还是未正式宣战。
(13) 国要加速发展,尽快强大起来,就可以与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分庭抗礼、一争高下了。
(14) 他虽然还是个学生,但在诗学上的造诣已足以和著名学者分庭抗礼。
(15) 如今孩子大了,如果在言语、行为上不注意,他就会和我们分庭抗礼。
(16) 或者与之分庭抗礼,共同促进中国篮球的发展。
(17) 产联很快就发展成一个足与劳联分庭抗礼的组织。
(18) 这两派人马分庭抗礼,直到现在。
(19) 宗教改革之后新教教派与旧教分庭抗礼。
(20) 该邦国当时正处于母系社会时代,并可与周天子分庭抗礼。
(21) 厉血教重又崛起,联合了大小帮派,与正道门派分庭抗礼。
分庭抗礼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不相上下 [bù xiāng shàng xià]
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平起平坐 [píng qǐ píng zuò]
比喻彼此地位或权力平等。
平分秋色 [píng fēn qiū sè]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鼎足而立 [dǐng zú ér lì]
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反义词
齐心协力 [qí xīn xié lì]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协力 [tóng xīn xié lì]
心:思想;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和衷共济 [hé zhōng gòng jì]
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众寡不敌 [zhòng guǎ bù dí]
众:多;寡:少;敌:抵挡。少数敌不过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