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 基本解释
[tuì bì sān shè]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退避三舍 详细解释
[tuì bì sān shè]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示例】:我说姊姊不过,只得~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退避三舍 例句
(1) 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晋文公重耳命令晋军退避三舍。
(2) 惹他做啥?先退避三舍吧!
(3) 她太泼辣,许多人见了她都要退避三舍。
(4) 面对挫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不应该退避三舍,一蹶不振。
(5) 今天我是敬重他,所以退避三舍,别误以为我是在怕他。
(6) 今天对方来势汹汹,且让我先退避三舍,思谋良策。
(7) 他那势不可挡,排山倒海的气势摆出来,让人退避三舍。
(8) 这仗尚未开打,我们就先退避三舍,岂不是灭了自己的威风?
(9) 他是大老粗,我退避三舍,不跟他争。
(10)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乔丹挡不住众女的热情而不得不退避三舍至侧翼接球。
(11) 遇事就退避三舍不是我的作风,我一向是明知不可为而为。
(12) 在一个对\偏见\退避三舍的社会里,偏袒美丽似乎被认为是再肤浅不过的做法了。
(13) 不用走进去看,仅听到它的嘶吼就足够令人退避三舍。
(14) 见有警察来,他立即退避三舍。
(15)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退避三舍,养精蓄锐。
(16) 面对他们的无理取闹,我只能退避三舍。
(17) 这种恶霸出现,任谁都要退避三舍。
(18) 可见二位仁兄的学问,不但本校众人所不能及,即使天下文才,也当退避三舍哩!
(19) 看着他那个气势凶凶的样子,我想就是老虎看见了,也得退避三舍。
(20) 像臭豆腐之类的食品,很多亚洲人很爱,但味道让西方人闻了就退避三舍。
(21) 磬竹难书,想想都让人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委曲求全 [wěi qū qiú quán]
委曲:曲意迁就。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望而生畏 [wàng ér shēng wèi]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退徙三舍 [tuì xǐ sān shè]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避君三舍 [bì jūn sān shè]
指退让和回避。一舍:三十里。
反义词
挺身而出 [tǐng shēn ér chū]
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针锋相对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迎难而上 [yíng nán ér shàng]
迎:面对;难:困难;而:就,所以;上:克服。就算遇到困难也不退缩,迎着困难去克服它。
长驱直入 [cháng qū zhí rù]
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锋芒毕露 [fēng máng bì lù]
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争权夺利 [zhēng quán duó lì]
争夺权力和利益。
迎头赶上 [yíng tóu gǎn shàng]
迎:向着;头:走在前面的。加紧追过最前面的。
以牙还牙 [yǐ yá huán yá]
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寸步不让 [cùn bù bù ràng]
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你追我赶 [nǐ zhuī wǒ gǎn]
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