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刊之论 基本解释
[bù kān zhī lùn]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刊之论 详细解释
[bù kān zhī lùn]
【解释】: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示例】:这可以说是~,我有同感。 ◎孙犁《万国儒小引》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
不刊之论 例句
(1) 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
(2) 古人的某些言论犹如不刊之论,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3) 古人的某些言论犹如不刊之论,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4) 他批判形而上学的文章,堪称不刊之论。
(5) 这句话真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不刊之论。也作“不刊之说”。
(6) 在单位,他说话经常是不刊之论,办事总是目无全牛,使大家感觉差强人意。
(7) 萧统此评一出,如空谷足音,即成千年不刊之论。
(8) 勇谋相较,谋取为多,勇谋相搏,谋着多胜,此为不刊之论。
(9) 他的话并非不刊之论,他不过仗势罢了。
(10) 这个基本诊断在我看来真是不刊之论!
(11) 这本著作的结论和观点已是不刊之论.
(12) 从那时起,这一结论就被许多人当成了不刊之论。
(13) 孔夫子的这句话,实为不刊之论,大有道理。
(14) 希望大家发动你们的朋友,帮得了就帮吧!好人有好报,不刊之论啊!
(15) 这个基本诊断在我看来真是不刊之论!
(16) 小明的妈妈是一位十足的基督教徒,他以为圣经里说的都为不刊之论。
(17) 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惟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18) 人民群众的发言是不刊之论,我们没有什么可补充的了。
不刊之论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天经地义 [tiān jīng dì yì]
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颠扑不破 [diān pū bù pò]
颠:跌;扑:敲。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
不易之论 [bù yì zhī lùn]
易:改变。不可更改的言论。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不刊之说 [bù kān zhī shuō]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反义词
无稽之谈 [wú jī zhī tán]
无稽:无法考查。没有根据的说法。
似是而非 [sì shì ér fēi]
似:像;是:对;非:不对。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大谬不然 [dà miù bù rán]
谬:荒谬,错误;然:如此,这样。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不足为训 [bù zú wéi xùn]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不经之谈 [bù jīng zhī tán]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足为法 [bù zú wéi fǎ]
不值得学习、效法。
不作为训 [bù zuò wéi xùn]
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