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èr nài 注音 ㄦˋ ㄋㄞˋ 部首 亻 部外 6总笔画 8 统一码 4F74笔顺 32122111 |
佴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4-21 13:07:44
笔画顺序








佴 基本解释
(1)动: 停留;随后。
佴 详细解释
1. 相次;随后。
佴,与人遇人众遁。注 《墨子·经说上》
李陵既生降,𬯎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注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迁言陵降后族诛,𬯎其家声,己又以救陵下蚕室,罪居其次也。 王先谦·《汉书补注》卷三二
佴为节度相国萧嵩所赏,后充河源军使,兼陇右节度副大使、关西兵马使,拜右武卫将军。 唐·颜真卿·《右武卫将军臧公神道碑铭》
2. 置。
尔食有节,我则采柔桑以荐焉;尔处不慁,我则佴温室以养焉。 宋·米芾·《蚕赋》
佴 组词
常用词组
佴之蚕室
佴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ɚ˥˧; nĄi˥˧ 日语读音 TASUKE SOHI NARABU ORU TSUGU韩语罗马 I
客家话 [梅县腔] ngi5 [海陆腔] ngi1 [客英字典] ngi5 ngong1 [台湾四县腔] ngi1 [客语拼音字汇] ngi4粤语 ji6 noi6潮州话 而衣7(字)
近代音 中古音 泥母 代韻 去聲 耐小韻 奴代切 一等 開口;日母 志韻 去聲 餌小韻 仍吏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咍部 ;王力系统:日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佴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