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tǎo 注音 ㄊㄠˇ 部首 讠 部外 3总笔画 5 基本区 8BA8笔顺 45124 |
讨 笔画顺序





讨 基本解释
(1)动: 出兵攻打。
例词: 讨伐, 征讨
(2)动: 公开谴责。
例词: 声讨, 申讨
(3)动: 索取;请求。
例词: 讨教, 讨饶, 讨债, 乞讨
例句: 我向他, 讨, 教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4)动: 娶。
(5)动: 招引。
例词: 自讨苦吃, 讨厌
例句: 他的这一做法无异于是在自, 讨, 苦吃。
(6)动: 研究;商议。
例词: 讨论, 商讨, 探讨, 研讨
讨 详细解释
1. 惩治有罪;征讨。
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 《书·皋陶谟》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 《史记·六国年表序》
曩讨之而愈叛,今释之而毕来。 唐·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
我们那地方为了上年受蔡锷讨袁战争的刺激,感觉军队非改革不能自存。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2. 诛杀。
诏讨宠者封侯,宠奴子密等三人共谋劫宠。 《东观汉记·彭宠传》
凡和难,父之雠,辟诸海外注 《周礼·地官·调人》
3. 整治;治理。
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注 《左传·宣公十二年》
三公不以让州郡,州郡不以讨县邑,是以凶恶狡猾易相冤也。 汉·王符·《潜夫论·考绩》
4. 递减;去除。
君子之于礼也,有直而行也,有曲而杀也,有经而等也,有顺而讨也。注 《礼记·礼器》
5. 探讨;研究。
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商君书·更法》
君昔与余,讲德讨儒。时中之奥,希圣为徒。 唐·柳宗元·《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
茅茹间一登,行谊未深讨;铨曹所甄别,应对与仪表。 清·黄子云·《葵诚向》诗
6. 寻觅;访问。 1 参见“討源”。
徙倚穷骋望,目极尽所讨。 南朝 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曹植》
林藏丘壑,天开蓬岛,卜筑堪供奇讨。 明·陈所闻·《贺新郎·汪玄泰开园范罗山下题赠》套曲
接着新郎寿官和他的刚拜堂的新娘,也提着篾篮,带着剪刀,到草坪上讨野菜。 吴组缃·《山洪》十八
7. 索取;谋取;请求。 1 参见“討錢”。
吕沃洲有意事功,且有文章,自言初进道时,即讨巡边差,盖欲观西北形势,又欲访关中诸公也。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文》
已经求了贾二爷,他满口应承,讨个情便放出来的。 《红楼梦》第一〇四回
现在,侃哥已经悔悟了,再三讨我宽恕,并对你十二分敬佩。 柔石·《二月》十四
8. 娶。
也好,也好。它若有这一项,我自与孩儿讨个新妇。 宋·《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一出
幸然两下相逢,你贪我爱,割舍不下,一个愿讨,一个愿嫁。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花喜鹊尾巴长,讨了老婆忘了娘啊! 《打碗记》
9. 买。
要讨些药来服。 《朱子语类》卷九
老员外,你请进里面去歇息,待我一霎时叫家僮讨棺木来。 明·高明·《琶琵记·糟糠自厌》
[旦笑介]也作弄得你彀了。这若兰是我用千金讨来奉赠的。 清·蒋士铨·《香祖楼·嫁兰》
10. 租赁;雇用。
就潭州市里,讨间房屋,出面招牌,写着“行在崔待诏碾玉生活”。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谁知一胎三女,且喜大小平安,讨了三个乳母。 《天雨花》第五回
11. 招惹;惹出。
都不过好皮肉讨出瘢痕,白糁羹枉下酸咸。 明·王衡·《郁轮袍》第四折
但愿人间长者多,街头饿夫少,却不道种豆栽瓜,皆是自讨。 清·蒋士铨·《雪中人·赏石》
银凤还只有十一岁,可已经很懂事,有着一张讨人喜欢的脸蛋和一副讨人喜欢的嘴了。 王西彦·《寻常事》
12. 杂;混杂。参见“討羽”。
13. 契丹语*taw,汉意为“五”。
五月重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著衣,七事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赐三事,君臣宴乐,渤海膳夫进艾糕。以五彩丝为索缠臂,谓之“合欢结”。又以彩丝宛转为人形簪之,谓之“长命缕”。国语谓是日为“讨赛咿唲”。讨,五;赛咿唲,月也。 《辽史·礼志六》
讨 组词
常用词组
讨 近反义词
反义词
还 [ hái ]
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ɑu˨˩˦
粤语 tou2潮州话 to2
讨 字源字形
重定向至「討」。
說文 | 楷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