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cè zè zhāi 注音 ㄘㄜˋ ㄗㄜˋ ㄓㄞ 部首 亻 部外 9总笔画 11 统一码 5074笔顺 32251113422 |
側 笔画顺序











側 详细解释
1. 旁边。 1 亦用作谦词。 2 参见“側聞”、“側想”。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诗·召南·殷其雷》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孟子·公孙丑上》
赵简子梦上天,见一男子在帝之侧。 汉·王充·《论衡·自然》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 前蜀·毛文锡·《临江仙》词
其姨固粤人姬也,寄居上海北门外荡沟桥侧。 清·王韬·《淞隐漫录·蓟素秋》
出了驿站,白羊君引我走了许多大街和侧巷,彼此都没有话说。 郭沫若·《残春》
侧惟共和之事,重在自治,而治之良否,则以公民程度为差。 鲁迅·《维持小学之意见》
2. 倾斜。
侧耳而听。 《战国策·秦策一》
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 汉·枚乘·《七发》
坐疲都忘起,冠侧赖复正。 唐·韩愈·《东都遇春》诗
龛下石纵横罗列: 偃者,侧者,立者;若床,若几,若屏;可席,可凭,可倚。 明·薛瑄·《游龙门记》
〔颜俊〕一头想,一头取镜子自照。侧头侧脑的看了一回,良心不昧,自己也看不过了。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夫人在楼下轻手轻脚料理些杂务,时时侧着耳朵听。 茅盾·《有志者》
3. 不公正;不正派。
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书·洪范》
朝士僝焉偷息,简焉偷活,侧焉皇皇商去留,则山中之岁月定矣。 清·龚自珍·《尊隐》
4. 僻远。
侧同幽人居,郊扉常昼闭。林闾时晏开,亟回长者辙。 南朝 宋·颜延之·《赠王太常》诗
5. 独;特。
公侧袭受玉于中堂,与东楹之间。注 《仪礼·聘礼》
6. 瘗埋。 1 一说侧为厕。
崔氏侧庄公于北郭。注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三《传》多古字,余尝戏集之。在《左氏》则……埋曰侧。 清·袁枚·《随园随笔·诸经》
襄十五年《传》:“崔氏侧庄公于北郭。”侧与厕同。 清·汪中·《经义知新记》
探雀𬆮而未饱,待熊蹯而讵熟?乃有车侧郭门,筋悬庙屋。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
7. 藏伏。
处穷僻之乡,侧溪谷之间。注 《淮南子·原道训》
8. 轻微。
玉楼十二春寒侧,楼角暮寒吹玉笛。注 宋·《玉楼梦·闻笛》词
9. 汉字笔画中“点”的古称。参见“永字八法”。
10. 通“惻”。悲伤。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厞侧。 《楚辞·九歌·湘君》
側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ʰɤ˥˧; tsɤ˥˧; tʂĄi˥ 唐代读音 *jriək jriək日语读音 KAWA KATAWARA SOBAMERU韩语罗马 CHUK现代韩语 측越南语 trắc
客家话 [梅县腔] zet7 [陆丰腔] cet7 [客语拼音字汇] zed5 [台湾四县腔] zet7 [客英字典] zet7 [东莞腔] zet7 tsek7 [宝安腔] zet7 [海陆腔] zet7粤语 zak1
近代音 照母 皆來韻 入聲作上聲 責小空;中古音 照莊母 職韻 入聲 稄小韻 阻力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德部 ;王力系统:莊母 職部 ;
側 字源字形
金文 | 說文 | 楷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