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sān 注音 ㄙㄢ 部首 一 部外 2总笔画 3 统一码 4E09笔顺 111 |
三 基本解释
(1)数: 二加一的和。
例句: 他只买了, 三, 个桃子,根本不够我们四个人分。
(2)数: 表示多数或多次。
例词: 三令五申
例句: 你一定要, 三, 思而后行,千万不能鲁莽行事。
三 详细解释
1. 数词。二加一所得。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易·需》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战国策·齐策四》
三献书,不报,长揖而去。 唐·韩愈·《送张道士序》
2. 三倍。
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注 《周礼·考工记·庐人》
3. 终。
三岁不还。注 汉·扬雄·《太玄·进》
结恨三泉。注 《后汉书·袁绍传》
4.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萧𫗋肃杀,则炎赫沸腾,眚于三。注 《素问·五常政大论》
5. 指天、地、人。
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注 《国语·周语下》
6. 指君、父、师。
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注 《国语·晋语一》
7. 指三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注 《诗·召南·小星》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注 《唐风·绸缪》
8. 指三皇。 1 也指三王。
兴败有数,承三继五。 汉·袁康·《越绝书·篇叙外传记》
汉崇儒雅,几致刑厝,而犹道谢三、五者,以其致教之术未笃也。 《南齐书·礼志上》
上咸五,下登三。注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9.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10. 多次;再三。
三折肱知为良医。 《左传·定公十三年》
禹稷当平时,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孟子·离娄下》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阿母性慈爱,爱汝如珍珠,一日三摩挲,未尝离须臾。 清·黄遵宪·《送女弟》诗
三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sĄn˥ 唐代读音 *sɑm sɑm日语读音 MITSU MITABI韩语罗马 SAM现代韩语 삼越南语 tam
客家话 [梅县腔] sam1 sam5 [宝安腔] sam1 | sam3 [客英字典] sam1 sam5 [客语拼音字汇] sam1 [海陆腔] sam1 sam3 [东莞腔] sam1 [沙头角腔] sam1 [台湾四县腔] sam1 sam3 [陆丰腔] sam1粤语 saam1 saam3潮州话 san1 sam1 (saⁿ sam)
近代音 心母 監鹹韻 平聲陰 三小空;心母 監鹹韻 去聲 三小空;中古音 心母 談韻 平聲 三小韻 蘇甘切 一等 開口;心母 闞韻 去聲 三小韻 蘇暫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覃部 ;心母 覃部 ;王力系统:心母 侵部 ;心母 侵部 ;
三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