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wū 注音 ㄨ 部首 氵 部外 6总笔画 9 基本区 6D3F笔顺 441134115 |
洿 笔画顺序









洿 基本解释
(1)名: 浊水积聚的小水池。
(2)古同“: 侮辱,用无理的言行使对方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
洿 详细解释
1. 水不流。 1 亦指渟滞不流的水。
九州安错?川谷何污?东流不溢,孰知其故?注 《楚辞·天问》
苦污之家,决污而注之江,污水弗乐也。注 《淮南子·精神》
2. 低下;低洼。参见“洿下”、“洿邪”。
3. 挖掘。 1 参见“洿宫”。
杀其人,坏其室,污其宫而猪焉。注 《礼记·檀弓下》
污其东宫以养猪牛。 《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四年》
4. 衰落。
俯投迹而世污,仰晞志而道隆。 晋·陆云·《九愍·纡思》
昱父道隆则从其隆,道污则从其污。 《北史·杨昱传》
是知乐之为懿,觇国隆污。 《清史稿·乐志一》
5. 污秽;不廉洁。
治旧污,本秩礼。注 《左传·文公六年》
季襄陈仲子,立节抗行,不入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 《淮南子·泛论》
子独安能使我洁清不污而处其所可乐哉? 唐·韩愈·《与李翱书》
6. 沾污;污辱。
诚恐一旦蹎仆气竭,不复自还,污席荐于宫室,骸骨弃捐,孤魂不归。 《汉书·贡禹传》
纳邪人之言,造奸伪之谋,乱其国嗣,污败王家。 宋·司马光·《四豪论》
总因以他事捃摭之甚峻,然卒不能污。 宋·岳珂·《楹史·天子门生》
7. 涂染;沾染。
〔王莽〕又以墨污色其周垣。注 《汉书·王莽传下》
要领不足以膏齐斧,名字不足以污简墨。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迩者盗潢池,神州污腥膻。 清·黄遵宪·《感怀》诗
8. 形容声音虚浮而散漫。
触类感物,因歌随吟,大而不污,细而不沈。注 《文选·成公绥〈啸赋〉》
洿 组词
常用词组
洿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wu˥
客家话 [梅县腔] wu1 [海陆腔] wu1 [客英字典] vu1 [台湾四县腔] wu1粤语 wu1
近代音 中古音 影母 模韻 平聲 烏小韻 哀都切 一等 合口;匣母 姥韻 上聲 戶小韻 侯古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模部 ;匣母 模部 ;王力系统:影母 魚部 ;匣母 魚部 ;
洿 字源字形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