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qiān 注音 ㄑㄧㄢ 部首 人 部外 11总笔画 13 统一码 50C9笔顺 3412512513434 |
僉 笔画顺序













僉 详细解释
1. 都;皆。
佥曰:“于,鲧哉!” 《书·尧典》
佥以为先民既没,而德音犹存者,亦赖之于见述也。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
佥谓秘材任将帅,会河东范希朝出讨王承宗,召秘为希朝司马,主留务。 《新唐书·辛秘传》
今如执涂人而问之曰:“而知曹操乎?而知刘备乎?而知阿斗乎?而知诸葛亮乎?”必佥对曰:“知之。” 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
2. 连枷。
佥,宋魏之间谓之𪳍殳。注 《方言》第五
3. 吴方言。削。
好似橄榄上佥皮,舍弗得个青肉去。 明·冯梦龙·《山歌·姐儿生得》
4. 辅;辅助。参见“僉坐”、“僉贊”。
5. 公正。参见“僉允”。
6. 后多作“簽”。 1 在文书上书写名字,画花押。 2 下令征集。 3 指派。
开宝四年九月,凡枢密院官皆只押字,不佥名。不知渡江后如何?合考。 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
佥到弓兵果有取受,告发到官断革,令伊家以次丁当役。 《元典章·刑部八·弓手犯赃次丁当役》
平居则厮养坐食租税,遇征调则按圈地顷亩,佥甲卒如数,不崇朝而数十万毕集。 清·黄宗羲·《太垣靳公传》
遂乃重搜黛绿,如佥十二之钗;再校铅黄,应秃三千之管。 清·青阁居士·《续板桥杂记·叙》
里正人等常以佥捕为由,煽惑扰害百姓。 《元典章·刑部八·弓手犯赃次丁当役》
倭寇至,县佥其父文明为部长,令团结乡勇。 《明史·忠义传二·杜槐》
7. 通“憸”。奸邪不正。参见“僉士”、“僉壬”。
僉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æn˥ 日语读音 MINA KOTOGOTOKU TOMONI韩语罗马 CHEM现代韩语 첨
客家话 [梅县腔] ciam1 [宝安腔] ciam1 [客英字典] ciam1 [客语拼音字汇] qiam1 qiam1 [海陆腔] ciam1 [台湾四县腔] ciam1粤语 cim1潮州话 徐奄1(签)
近代音 清母 廉纖韻 平聲陰 僉小空;中古音 清母 鹽韻 平聲 籤小韻 七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添部 ;王力系统:清母 談部 ;
僉 字源字形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