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yǒng 注音 ㄩㄥˇ 部首 口 部外 5总笔画 8 统一码 548F笔顺 25145534 |
咏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2-08 14:45:27
笔画顺序
![咏](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bv1k27k8ng2qm.jpg)
![咏](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57o3uyqj81uiq.jpg)
![咏](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f16ytgx3x1kct.jpg)
![咏](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ndhkz9dpg9htn.jpg)
![咏](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8pvl1ne53nyp9.jpg)
![咏](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9g5ukhiitqr3p.jpg)
![咏](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yz0y0qdu2cumw.jpg)
![咏](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j74i8t4fl261w.jpg)
咏 基本解释
(1)动: 声调抑扬地诵读。
例词: 咏叹, 歌咏, 吟咏
例句: 我站在山巅,吟, 咏, 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2)动: 用诗词等来叙述或赞颂。
例词: 咏怀, 咏梅, 咏史, 咏雪, 咏赞
咏 详细解释
1. 曼声长吟;歌吟。 1 特指歌颂。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注 《礼记·檀弓下》
喜谈谑,善讴咏。 唐·许尧佐·《柳氏传》
弹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风。 《汉书·东方朔传》
2. 诗作。 1 亦为诗体名。
赖值儿家有小小篇咏,不然,君作几许大才面目? 唐·皇甫枚·《飞烟传》
晋夏侯湛作《离亲咏》,咏者,引义以呈体者也。 明·陈懋仁·《续文章缘起·诗类》
3. 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
或景物寓目,歌咏寄情,来往便繁,不能悉载。 唐·皇甫枚·《飞烟传》
今日幸无俗事,先饮数杯,然后各赋一诗,咏目前景物。 《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咏 组词
常用词组
吟咏歌咏咏叹咏唱咏怀咏史咏雪咏赞吴咏咏语咏谑咏醒玩咏新咏思咏篇咏蹈咏舞咏清咏遗咏咏陶讽咏赏咏咏謡文咏咏志兴咏咏画诵咏钻咏咏謌属咏咏沼述咏咏物謌咏朗咏称咏咏仁涵咏
咏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uŋ˨˩˦ 唐代读音 hiuæ̀ng日语读音 UTAU韩语罗马 YENG现代韩语 영越南语 vẳng
客家话 [海陆腔] run3 [陆丰腔] jun6 [客英字典] jun3 [台湾四县腔] jun3 [梅县腔] jun3 [宝安腔] jun3粤语 wing6潮州话 iong3(iòng) [揭阳、潮阳]uêng3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云母 映韻 去聲 詠小韻 爲命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唐部 ;王力系统:匣母 陽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咏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楷書 |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永
詠
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