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fú 注音 ㄈㄨˊ 部首 巾 部外 9总笔画 12 统一码 5E45笔顺 252125125121 |
幅 笔画顺序












幅 基本解释
(1)名: 布匹等纺织品的宽度。
例词: 幅面, 单幅
(2)名: 泛指宽度。
例词: 幅度, 振幅
例句: 这次涨价的, 幅, 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3)量: 用于布匹、字画等。
例词: 几幅画, 一幅布
例句: 这, 幅, 画构图十分独特,让人印象深刻。
幅 详细解释
1. 布帛的宽度。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 1 亦泛指宽度。参见“幅隕”、“幅度”。亦谓使有限度。 2 参见“幅利”。
为铭各以其物,亡,则以缁长半幅,𫎭末,长终幅,广三寸,书铭于末曰“某氏某之柩”。注 《仪礼·士丧礼》
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 《礼记·王制》
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 《汉书·食货志下》
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注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2. 衣裳的缘饰。
凡衰外削幅,裳内削幅。注 《仪礼·丧服》
不能因隙立功,以会时变,方乃坐饰边幅,以高深自安。注 《后汉书·公孙述传》
〔任昉〕出为新安太守,在郡不事边幅,率然曳杖,徒行邑郭。 《南史·任昉传》
3. 指布帛。 1 亦谓织成布帛。
其男子衣以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缀。 《晋书·四夷传·倭人》
穷侈殚丽,越礼逾制,绣文锦幅,云绡雾縠,若出鬼力,大蠹妇织。 唐·孙樵·《乞巧对》
某之文如野妪织机,虽能成幅而终非锦绣。 宋·周𪸩·《清波别志》卷中
大和、祁鲜而西,人不蚕,剖婆罗树实,状若絮,纽缕而幅之。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
4. 指书信。 1 亦指篇幅。
感激之诚,已具前幅。 宋·欧阳修·《与吴正献公》之五
酷夏之可畏,前幅虽露其端,然未尽暑毒之什一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
5. 覆盖。
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 唐·白居易·《泛小䑳》诗之二
6. 量词。用于布帛或纸张等。
武陵武阳县有石帆山,若数百幅帆。 南朝 宋·盛弘之·《荆州记》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唐·韩愈·《桃源图》诗
然更看得又如隔一幅纸。 《朱子语类》卷一〇七
夜拥孤衾三幅布。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 冰心·《小橘灯》
幅 组词
常用词组
幅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fu˧˥ 唐代读音 biuk日语读音 HABA韩语罗马 PHOK现代韩语 폭越南语 bức
客家话 [梅县腔] fuk7 buk7 [陆丰腔] fuk7 [客语拼音字汇] bug5 fug5 [东莞腔] fuk7 [客英字典] fuk7 [海陆腔] buk7 fuk7 [宝安腔] fuk7 buk7 [台湾四县腔] buk7 fuk7粤语 fuk1
近代音 非母 魚模韻 入聲作上聲 復小空;中古音 非母 屋韻 入聲 福小韻 方六切 三等 合口;幫母 職韻 入聲 逼小韻 彼側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德部 ;幫母 德部 ;王力系统:幫母 職部 ;幫母 職部 ;
幅 字源字形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