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 基本解释
[zhōng yōng zhī dào]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中庸之道 详细解释
[zhōng yōng zhī dào]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示例】:他一面想,这既无闭关自守之操切,也没有开放门户之不安:是很合于“~”的。 ◎鲁迅《彷徨·幸福的家庭》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中庸之道 例句
(1) 凡事应该讲求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
(2) 林彪、“四人帮”,用“中庸之道”影射攻击周恩来同志。
中庸之道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不偏不倚 [bù piān bù yǐ]
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凡事有度 [fán shì yǒu dù]
凡:所有的;度:限度,能容受的量。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不偏不倚才达到完美。
不夷不惠 [bù yí bù huì]
夷:指伯夷;惠:指柳下惠。不做伯夷也不学柳下惠。比喻折衷而不偏激。
反义词
厚此薄彼 [hòu cǐ bó bǐ]
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偏听偏信 [piān tīng piān xìn]
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中庸之道 成语接龙
中庸之道道貌岸然然荻读书书不尽言言不及义义愤填膺膺箓受图图文并茂茂林修竹竹篮打水水土不服服服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