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靡之音 基本解释
[mǐ mǐ zhī yīn]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靡靡之音 详细解释
[mǐ mǐ zhī yīn]
【解释】: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出自】:《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示例】:从此以后,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结果都是“~”。 ◎闻一多《时代的歌手》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靡靡之音 例句
(1) 有些歌舞厅不顾法律的规定,放些靡靡之音。
(2) 这首歌曲的内容实在不雅,可以称为靡靡之音了。
(3) 灯光明灭的镭射厅里正播放着靡靡之音。
(4) 这首歌曾经被认定为是靡靡之音而被禁止播放。
(5) 现在有些酒吧尽放靡靡之音,真叫人讨厌。
(6) 学校应该大力向青少年推荐优秀歌曲,以抵制靡靡之音对学生的侵害。
(7) 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靡靡之音,少听为妙。
(8) 他写的曲子有别於时下流行的靡靡之音,难怪一出唱片马上就获得广大的回响。
(9) 当我攀爬之时,城市的靡靡之音,就像远处传来的轻声低吟。
(10) 学会中国汉字,你可以学会唱美女邓丽君的全部歌曲:靡靡之音,非常OK。
(11) 那些靡靡之音,听了就让人肉麻,纯粹是无病呻吟。
(12) 30年文化记忆:从\伤痕文学\到\靡靡之音\。
(13) 常听靡靡之音,难免意志消沉,精神涣散。
(14) 这真是一首烂歌,你怎么会听这样的靡靡之音呢?
(15) 当时音乐界有一些人竟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滥写“靡靡之音”,腐蚀人民的战斗意志。
(16) 少年郎啊!少年郎!怕早已忘了这靡靡之音,当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也。
(17) 是靡靡之音,还是糜糜之音?netease。
(18) 这种音乐听久了,令人有种颓丧的感觉,难怪有人称它为靡靡之音。
(19) 在这样的季节里,我喜欢独自漫步在风的温柔中,倾听秋风的靡靡之音。
(20) 希望郭敬明的作品更加成熟,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希望现在的流行音乐少一些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亡国之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北鄙之音 [běi bǐ zhī yīn]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亡国之声 [wáng guó zhī shēng]
指淫靡的音乐。
靡靡之声 [mǐ mǐ zhī shēng]
同'靡靡之音'。
濮上之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丝竹管弦 [sī zhú guǎn xián]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反义词
钧天广乐 [jūn tiān guǎng yuè]
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之中央;广乐:优美而雄壮的音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