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 基本解释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诚惶诚恐 详细解释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自】: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示例】: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 ◎郭沫若《北伐途中》二十一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带有幽默或讽刺的意味
诚惶诚恐 例句
(1) 瞧,他见了领导那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真让人恶心。
(2) 见了首长,你那诚惶诚恐的样子,如今我一想起来就觉得好笑。
诚惶诚恐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触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战战兢兢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担惊受怕 [dān jīng shòu pà]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胆战心惊 [dǎn zhàn xīn jīng]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惶恐不安 [huáng kǒng bù ān]
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惊惶失措 [jīng huáng shī cuò]
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坐卧不安 [zuò wò bù ān]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坐卧不宁 [zuò wò bù níng]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常形容心绪烦乱。
胆颤心惊 [dǎn chàn xīn jīng]
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诚惶诚惧 [chéng huáng chéng jù]
惶恐不安。
登高履危 [dēng gāo lǚ wēi]
比喻诚惶诚恐。
反义词
无动于衷 [wú dòng yú zhōng]
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心安理得 [xīn ān lǐ dé]
得:适合。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若无其事 [ruò wú qí shì]
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满不在乎 [mǎn bù zài hu]
满:全;在乎:在意。丝毫不在意。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泰然自若 [tài rán zì ruò]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处之泰然 [chǔ zhī tài rán]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