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lái 注音 ㄌㄞˊ 部首 亻 部外 7总笔画 9 统一码 4FEB笔顺 321431234 |
俫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4-24 03:07:26
笔画顺序









俫 基本解释
(1)名: 元杂剧中的一个行当,演小孩。
(2)详见[: ”。
俫 详细解释
1. “來”的古字。
往者不可扳援兮,俫者不可与期。注 汉·严忌·《哀时命》
自古以俫,未尝有以乱济乱,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 《汉书·董仲舒传》
《诗》云:“徐方既俫。”注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2. 元时称供使唤的小厮。 1 引申为对人带有轻蔑意味的称呼。
也不怕偷寒送暖俫勤,也不怕弃旧怜新女嫌,也不怕爱钱巴镘娘严。 元·赵显宏·《一枝花·行乐》套曲
统镘俫忺,爱钱娘严,着你便积里渐里病恹恹。 元·刘庭信·《寨儿令·戒嫖荡》套曲
你个馋穷酸俫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
那单俫吃酒去了,不在船上。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
兀那月下闲行的,正是那俫。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二折
3. 杂剧中指扮演儿童、小厮的角色。
俫云:“奶奶知道你和姐姐去花园里去,如今要打你哩。”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孛老同二俫上开。 明·刘兑·《娇红记》
4. 杂剧中用作衬字或句末语气词。
不俫,这的是那里每哥哥走到来。 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
这等人狗年间发迹俫峥嵘。 元·《杀狗劝夫》第三折
我也曾向烟月所上花台做子弟俫。 元·《百花亭》第一折
俫 组词
常用词组
咨牙俫嘴
俫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Ąi˧˥
潮州话 lai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俫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