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tóng zhuàng 注音 ㄊㄨㄥˊ ㄓㄨㄤˋ 部首 亻 部外 12总笔画 14 基本区 50EE笔顺 32414312511211 |
僮 笔画顺序














僮 基本解释
(1)名: 封建时代未成年的仆人(多指男性)。
例词: 僮仆, 家僮, 书僮
僮 详细解释
1. 同“童”。指未成年者。
公为与其嬖僮汪锜乘,皆死皆殡。注 《左传·哀公十一年》
侲僮程材,上下翩翩。注 《文选·张衡〈西京赋〉》
生计唯将三尺僮,学他贤者隐墙东。 唐·费冠卿·《闲居即事》诗
2. 无知。参见“僮昏”。
3. 奴婢。 1 后亦为童仆的通称。如书僮、琴僮。
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季与主家僮卫媪通,生青。注 《汉书·卫青传》
乃令洛阳,岁且四终,惟刑之慎,掌正隶僮。 唐·韩愈·《祭窦司业文》
4. 低贱。参见“僮婦”、“僮夫”。
5. 见“僮僮”。
僮 组词
常用词组
僮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uŋ˧˥; tʂuɑŋ˥˧ 唐代读音 *dhung dgung日语读音 WARABE SHIMOBE韩语罗马 TONG现代韩语 동越南语 đồng
客家话 [梅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zong4 [客英字典] tung2 [陆丰腔] tung3 [海陆腔]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粤语 tung4 zung3潮州话 胎翁3(童)又 之汪6(撞)族,tong5(thông) zuang6(tsǔang)
近代音 透母 東鍾韻 平聲陽 同小空;中古音 定母 東韻 平聲 同小韻 徒紅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東部 ;王力系统:定母 東部 ;
僮 字源字形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