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tì 注音 ㄊㄧˋ 部首 氵 部外 7总笔画 10 统一码 6D95笔顺 4414351523 |
涕 笔画顺序
![涕](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fum2wmnbfkvde.jpg)
![涕](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i3xshb8nkpwiu.jpg)
![涕](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qpqp5h42g8jbn.jpg)
![涕](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dfe6ax043nkam.jpg)
![涕](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tmzitulbsxy2z.jpg)
![涕](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fmzr6rjzufxwy.jpg)
![涕](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90w329ycuhvs1.jpg)
![涕](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01mpogvfg44a9.jpg)
![涕](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lk3jra99kt3bh.jpg)
![涕](https://static.mytentv.com/202502/6e8qezkbhwgnr.jpg)
涕 基本解释
(1)名: 眼泪。
例词: 感激涕零, 痛哭流涕
例句: 听到这个故事后,她感动得痛哭流, 涕, 。
(2)名: 鼻涕。
例词: 涕泪交流
例句: 他患了重感冒,鼻, 涕, 一直流个不停。
(3)动: 哭;流泪。
例词: 破涕为笑
涕 详细解释
1. 眼泪。
出涕沱若,戚嗟若。 《易·离》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注 《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
夜阑闻急雨,起坐涕交流。 宋·陆游·《闻雨》诗
女傲不为礼,含涕迳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
2. 哭泣。
涕,泣也。 《说文·水部》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涂者。 汉·王充·《论衡·逢遇》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晋·刘琨·《重赠卢谌》诗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词
方氏惊起,不信夫归,诘证确实,始挑灯呜咽而出。既相见,涕不可仰。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
3. 鼻涕。 1 亦指擤鼻涕。
泣涕者脑也……故脑渗为涕。注 《素问·解精微论》
咋索仡仡,扣头两手自搏,目泪下落,鼻涕长一尺。 汉·王褒·《僮约》
鄙人有得脠酱而美之。及饮,恶与人共食,即小唾其中。而共者因涕其酱,遂弃而俱不得食焉! 《太平御览》卷四九二引汉桓谭《新论》
涕 组词
常用词组
涕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i˥˧ 唐代读音 *tèi日语读音 NAMIDA NAKU HANASHIRU韩语罗马 CHEY现代韩语 체
客家话 [沙头角腔] tai1 [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pi5 [客英字典] ti5 [海陆腔] ti6 pi6 [宝安腔]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粤语 tai3潮州话 ti3
近代音 透母 齊微韻 去聲 替小空;中古音 透母 薺韻 上聲 體小韻 他禮切 四等 開口;透母 霽韻 去聲 替小韻 他計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灰部 ;王力系统:透母 脂部 ;
涕 字源字形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