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lǐ 注音 ㄌㄧˇ 部首 亻 部外 7总笔画 9 统一码 4FDA笔顺 322511211 |
俚 笔画顺序









俚 基本解释
(1)形: 通俗的;民间的。
例词: 俚歌, 俚俗, 俚语
俚 详细解释
1. 聊赖;依托。
夫婢妾贱人,感概而自杀,非能勇也,其画无俚之至耳。注 《汉书·季布栾布等传赞》
民有不率,计画至无俚。 章炳麟·《商鞅》
2. 粗俗;不文雅。
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注 《汉书·司马迁传赞》
夫文辞鄙俚,莫过于谚。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
旧史之文,猥酿不纲,浅则入俚,简则及漏。 《新唐书·刘子玄吴兢等传赞》
僧所诵焰口经,词颇俚。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3. 指民间歌谣。 1 如:俚曲;俚歌。
谬承巴俚和,非敢应同声。 唐·孟浩然·《和张明府登鹿门山》
4. 吴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相当于“他”或“她”。
陆里晓得个冒失鬼,奔得来跌我一跤。耐看我马褂浪烂泥,要俚赔个啘! 《海上花列传》第一回
是打算收俚格,轿子跑得快弗过咯,来勿及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
5. 古代南方族名。
开皇末,桂州俚李光仕聚众为乱,诏稠召募讨之。 《隋书·何稠传》
是时,俚帅王仲宣逼广州,遣别将围东衡州,矩与将军鹿愿赴之。 《新唐书·裴矩传》
俚 组词
常用词组
俚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 日语读音 IYASHII韩语罗马 LI现代韩语 리越南语 lái
客家话 [梅县腔] li3 [台湾四县腔] li3 | li1 [客英字典] li3 [宝安腔] li1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1 [海陆腔] li3 | li1粤语 lei5潮州话 罗衣2(李)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止韻 上聲 里小韻 良士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咍部 ;王力系统:來母 之部 ;
俚 字源字形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