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qīng 注音 ㄑㄧㄥ 部首 亻 部外 11总笔画 13 统一码 50BE笔顺 3215132511134 |
傾 笔画顺序













傾 详细解释
1. 斜;偏斜;倾斜。 1 亦指倾向于;偏向。
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注 《礼记·曲礼下》
康回冯怒,地何故而东南倾? 《楚辞·天问》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三国 魏·曹植·《洛神赋》
毛主席又以他习惯的、魁梧体魄微向前倾的和蔼姿态,询问民工的生活。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九章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然而我的推测人,实在太倾于好的方面了。 鲁迅·《书信集·致萧军》
2. 倒塌;倒下。
千秋万岁之后,宗庙必不血食,高台既已倾,曲池又已平,坟墓生荆棘,狐狸穴其中。 汉·桓谭·《新论》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 指行为不正。
山海有禁而民不倾,贵贱有平而民不疑。 汉·桓宽·《盐铁论·禁耕》
淳心之成,其行不倾,以不胶乎死生。 宋·叶适·《宋邹卿墓志铭》
4. 倾覆;覆亡。
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诗·大雅·荡》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注 《论语·季氏》
传数十王而天下不倾者,纪纲存焉。 唐·韩愈·《杂说》之二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
天冤地枉地弄到家也倾了,你挨趸打,他受官刑。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一
5. 损伤。
夫吴民离矣,体有所倾,譬如群兽然,一个负矢,将百群皆奔,王其无方收也。注 《国语·吴语》
6. 死;丧。
开元七年八月九日,倾于新昌里第之中堂。 唐·韦璞玉·《大唐故朝议郎京兆府功曹上柱国韦君墓志》
堪怜一命倾,抵死辞征聘。 明·张凤翼·《灌园记·王蠋死节》
可叹妖卒实堪怜,只为银钱把命倾。 太平天国·《醒世文》
7. 把东西倒出来。 1 亦指倾泻。
今简公之以法禁其众久矣,而田成恒利之,是田成恒倾圃池而示渴民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披黄包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酃。 晋·潘岳·《笙赋》
绣琴倾余沥于地,细语曰:“如此薄情人,当奠九泉下。” 清·刘瀛·《珠江奇遇记》
管子、药瓶和亮刀从提包倾出,赵三去井边提一壶冷水。 萧红·《生死场》九
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谁能保此千岁后,天柱不折泉常倾。 宋·王安石·《九井》诗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宋·张孝祥·《六州歌头》词
8. 尽;竭尽。
倾都看黄屋,正殿引朱衣。 唐·杜甫·《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诗
所破郡县,当倾帑藏,为朕赏战士。 宋·曾巩·《本朝政要策·军赏罚》
9. 倾吐;倾诉。
高论几为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宋·王安石·《寄曾子固》诗
好怀非自𮤲,且道向谁倾? 宋·杨万里·《次出门韵》
10. 压倒;胜过。
武安侯新欲用事为相,卑下宾客,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魏其诸将相。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父子有宠两宫,势倾天下。 《北史·卢鲁元传》
三贤推侍从,卓荦倾枚邹。 唐·韩愈·《江陵途中寄翰林三学士》诗
公生六岁,已能为诗,出语辄倾其行辈。 清·刘大魁·《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
11. 倾轧;排斥。
违于义而竞于财,大小相吞,激转相倾。 汉·桓宽·《盐铁论·错币》
兵部侍郎陆贽与参(窦参)有隙。吴通微弟兄与贽同在翰林,俱承德宗顾遇,亦争宠不协……嗣虢王则之与申及通微、通玄善,遂相与倾。 《旧唐书·窦申传》
其党无不切齿,争欲倾臣。 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
12. 害;坑害。
自是林甫惧,巧求阴事以倾太子。 《旧唐书·李林甫传》
八戒捶胸跌脚,大叫道:“哥耶,倾了你也!” 《西游记》第六七回
你可知道叫“妈”了!你个倾人的货! 老舍·《老张的哲学》四三
13. 敬佩;钦慕。 1 亦指使敬佩;使钦慕。
临邛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相如为不得已而强往,一坐尽倾。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有美王公,志儒之本……介然而居,士友以倾。 唐·韩愈·《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生承家学,折节读书,当代名流,咸倾其才调。 清·徐瑶·《太恨生传》
交四方之宾客者,又往往响意于卑辞貌,烦飨燕赠送之礼,以其故能倾士大夫,以干天下之誉。 宋·曾巩·《库部员外郎范君墓志铭》
14. 使顺从、归服。
赤眉众多,可以恩信倾,难用兵力破也。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四》
15. 镕铸。
忽一日,闻得父亲唤银匠在家倾成许多元宝。 《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当下兑足十两,倾成一个足色大锭,再把一两八钱,倾成水丝一小锭。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若纹银不上二钱,不必更倾成锭。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革官银匠》
16. 屈;降低。
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 汉·王充·《论衡·道虚》
傾 组词
常用词组
傾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ŋ˥ 唐代读音 *kiuɛng kiuɛng日语读音 KATAMUKU KATAMUKERU KUTSUGAESU韩语罗马 KYENG现代韩语 경越南语 khuynh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ken1 ken3 [梅县腔] ken1 [宝安腔] kin3 kin1 [客英字典] kin1 ken1 [东莞腔] kin1 [台湾四县腔] kin1 ken1 [海陆腔] kin1 ken1粤语 king1潮州话 kuang1 (khuang)[饶平]kêng1(kheng)[揭阳、潮阳]kuêng1(khueng)
近代音 溪母 東鍾韻 平聲陰 穹小空;溪母 庚青韻 平聲陰 輕小空;中古音 溪母 清韻 平聲 傾小韻 去營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青部 ;王力系统:溪母 耕部 ;
傾 字源字形
說文 | 楷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