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cāng chen 注音 ㄘㄤ ˙ㄔㄣ 部首 亻 部外 4总笔画 6 统一码 4F27笔顺 323455 |
伧 笔画顺序






伧 基本解释
(1)形: 粗野。
例词: 伧俗, 伧父
伧 详细解释
1. 粗俗;鄙陋。 1 亦引申指卑劣;下贱。
有一伧小儿,放牛野中,伴辈数人。见一鬼,依诸丛草间,处处设网,欲以捕人。设网后未竟,伧小儿窃取前网,仍以罨之,即缚得鬼。 《太平御览》卷八三二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
因天宝中,进士有东西棚,各有声势,稍伧者多会于酒楼食𮩛𫗩。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
其尤不足道者,则将变更其宗旨,二其面目,以求人之顾盼,而为获禄利之地,然亦无由遂其欲望,徒为人所唾骂,不亦伧乎! 赵振·《说败》
2. 魏晋以来,江东对楚人的蔑称。
伧吴,仕衡反。《晋阳秋》曰:“吴人谓中国人为伧人,又总谓江淮间杂楚为伧。”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六五
此邦淡食伧,俭陋深刺骨。注 宋·黄庭坚·《二月二日烧梦会于庐陵西斋作寄陈适用》诗
3. 晋南北朝时,南人对北人或南渡北人的蔑称。
〔献之〕尝经吴郡,闻顾辟强有名园,先不相识,乘平肩舆径入……辟强勃然数之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伧耳。” 《晋书·王献之传》
南呼北人曰伧,西谓东胡曰虏。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
4. 泛指粗鄙之人。
客怒眦欲裂,遽出曰:“仆以君人也,今乃知不足齿之伧!”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
此等书不知出于何伧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诳世之聋瞽。 清·刘献庭·《广阳杂记》卷四
5. 怯懦。参见“傖頭”。
6. 见“傖儜”。
7. 见“傖㲰”。
伧 组词
常用词组
伧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ʰɑŋ˥; tʂʰən˧˥
粤语 caang4 cong1